今天是:
  • 东乡县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
  • 来源:本站 时间:2015-03-20 发布人:东乡县政府 阅读: 次 字体:【
  • 东乡县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

    (2011-2020年)

     

            为进一步实施人才强县战略,围绕建设“开明东乡、创业东乡、和谐东乡、富强东乡、品质东乡”发展目标,结合东乡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发展基础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人才工作,深入实施人才强县战略,科学人才观不断深入人心,党管人才工作新格局基本形成,人才政策制度体系逐步完善,市场配置人才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有效发挥,全县人才工作整体水平明显提升,人才队伍整体实力不断增强。今后一段时期,东乡发展的机遇和挑战并存,尤其是面临融入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和海西经济区建设的有利时机,东乡必须加快人才优先发展,推动由人口大县向人才强县转变,努力为加快全县科学发展赢得主动地位和后发优势,提供智力支撑。

          二、总体构想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党管人才原则,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遵循人才发展规律,以开发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和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人才为重点,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人才竞争力为主线,以创新人才体制机制为动力,以优化人才发展环境为保障,积极开发利用好各类人才资源,为实现建设“开明东乡、创业东乡、和谐东乡、富强东乡、品质东乡”发展目标提供坚强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撑。

          (二)基本原则

            1 、坚持优先发展原则。确立人才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做到人才资本优先积累、人才结构优先调整、人才投入优先保证,以人才优先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2、坚持改革创新原则。探索人才工作新思路,推出人才发展新举措,逐步形成人才培养、引进、评价、使用、激励相互衔接、充满活力的体制机制,创造有利于人才成长和发展的良好环境。

            3、坚持使用为本原则。建立健全有利于人才充分发挥作用的政策体系,激发各类人才的创造活力和创新智慧,着力提升人才使用效能,引导人才更好地为我县发展服务。

            4、坚持突出重点原则。适应我县发展战略定位要求,加大引进我县社会发展重点领域,经济发展的重点产业、重点领域急需的较高层次人才,做到突出重点与整体推进相结合。

          (三)发展目标

            总体目标:到2020年,全县在特色产业、重点领域集聚和培养若干在省内有影响力的拔尖人才、一批在市内有竞争力的领军人才,培养造就一大批在本职岗位创新创业创优的各类优秀人才;人才竞争力显著增强,人才体制机制更加完善,人才发展环境不断优化,各类人才结构和分布更加合理,培养造就一批门类齐全、梯次合理、素质优良、新老衔接、能够适应全县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队伍。

            总量目标:预计到2015年,全县人才总量达到5万5千人;2020年,全县人才总量达到6万6千人,人才资源占人力资源总量的18%左右。

            素质目标:预计到2015年,全县从业人口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达到16%;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劳动者的比例达到29%。到2020年,全县从业人口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达到22%;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劳动者的比例达到30%。

          三、人才队伍建设主要任务

          (一)突出培养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

            适应建设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需要,发挥我县“一区四园”载体作用,通过设立科技专项,实施科技经营创新人才、主要学科学术和技术带头人等培养计划。依托现有的大中型高新技术企业,重点引进制药、化工、机电、轻纺等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到2015年和2020年,全县研发人员分别达到1500人和2000人,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分别达到20人左右50人左右。

          (二)重点抓好新型城镇化建设人才

            积极策应县委、县政府提出的“实施城市精美工程、建设一流品质城市”发展思路,突出抓好新型城镇化发展布局,大力开发城镇规划、建设和管理,交通、通信和环保等方面的人才。加强基础设施领域的重大项目研究,建立基础设施建设重大项目人才培养机,定期选派专业人才到省内外知名大学学习和到发达地区城市挂职锻炼,培养造就一批城镇规划、建设和管理专家。加大生态建设、资源综合利用、发展环保产业和节能减排、污染防治等领域的人才队伍建设。

          (三)大力开发社会发展重点领域专门人才

            推进教育、宣传文化、卫生医药等社会发展重点领域人才队伍建设,形成一支专业水平高、职业道德好、服务能力强的社会发展专业人才队伍。

            1、加强教育人才队伍建设。加强职业教育人才队伍建设,实施“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和“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特聘兼职教师”项目,到2015年和2020年,中等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分别达到专业课教师总数的60%和80%以上,兼职教师分别逐步达到教师总数的20%和30%以上。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提升全县教师的学历及职称层次,到2020年,全县学前教育教师总数的60%达到专科学历以上,小学教师总数的35%达到大学本科学历且1%达到研究生学历,初中教师总数的70%达到本科学历且3%具有研究生学历,高中教师全部达到本科学历且10%具有研究生学历。

            2、加强宣传文化人才队伍建设。有计划地选派各类宣传文化人才参加高层次的知识培训、省内外学术交流以及重点艺术生产、艺术研究项目的攻关,大力开发一批宣传文化事业发展中急需紧缺的复合型人才、创新型人才和文艺拔尖人才,培养造就一批理论、新闻、广播影视、文学艺术、创意产业等领域的领军人才和学术带头人,培养造就一批业绩突出、有发展潜力和培养前途的工作在一线的年轻文艺人才、新闻人才和复合型创意人才。加强基层文化人才队伍建设,支持民间文化人才队伍发展壮大。

             3、加强医药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围绕医药卫生事业发展需求,培养一支临床医学、基础医学、公共卫生、卫生管理、中医药、食品药品监督执法等领域高层次专业人才。到2015年和2020年,分别选拔培养5名和10名左右市级高层次卫生人才,15名和30名左右中青年骨干卫生人才,20名和30名左右农村卫生技术带头人。到2020年,平均每万城镇居民至少拥有5名全科医师和3名公共卫生医师,每万农业人口有2名以上执业医师、3名以上执业助理医师。

          (四)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

            1、加强党政人才队伍建设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拓宽选人用人渠道,提高干部工作科学化水平。选好配强乡科级党政正职领导干部,提升乡科级领导干部综合素质,重点抓好乡镇党委书记队伍建设。严格按照《公务员法》、《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等法规性文件的规定选人用人,加大干部交流力度,加大竞争性选拔党政领导干部工作力度,加强后备干部队伍建设,注重从基层和生产一线选拔党政人才,进一步加强优秀中青年干部和女干部的培养,加大党外干部的培养选拔力度。到2020年,具有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干部人数占党政干部队伍总人数的85%,党政人才总量从严控制,结构更加合理,专业化水平明显提高。

            2、加强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按照提升现代经营管理水平的要求,围绕发展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大公司、大企业,加强高层次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打造一支经营管理水平高、市场驾驭能力强,能够提升企业竞争力,适应我县新型工业化发展需要的职业化、市场化、国际化的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到2015年,全县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总量达到1700人左右;到2020年,达到2000人左右;培养造就20名左右具有战略思维和广阔视野,具有较强战略决策能力和风险管理能力,能够带领企业参与国际国内竞争的战略型企业家。

            3、加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围绕加快推进我县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进程,以提升文化、教育、卫生、农业及工业企业等专业技术人才的能力水平为重点,培养一支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结构合理,具有较高专业水平和较强创新能力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到2015年,全县专业技术人才总量达到7000人左右;到2020年,达到8000人左右,其中高级职称专业技术人才占10%以上。

            4、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积极开展高技能人才培养工程,造就一支数量充足、技艺精湛、结构合理、爱岗敬业,适应我县新型工业化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要求的高技能人才队伍。到2015年,全县高技能人才总量达到3万人左右;到2020年,全县高技能人才总量达到3.6万人左右,其中技师、高级技师占技能劳动者总数的20%以上。建立2个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

            5、加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以促进农村实用人才创业创新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形成一支以农业科技人员、生产能手、经营能人、能工巧匠为主体,适应我县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要求的实用技术型、生产经营型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到2015年,全县农村实用人才总量达到1万5千人左右;到2020年,达到1万8千人左右。按照农业特色产业和“一乡一业”和“一村一品”要求,每个行政村达到10名以上县级农村实用人才。

            6、加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以人才培养和岗位开发为基础,培养造就一支职业化、专业化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到2015年,社会工作人才总量达到1000人;到2020年,社会工作人才总量达到1500人,取得社会工作资格证的人员总量占全县社会工作人才总数30%以上。

          四、实施人才开发重点工程

            结合我县实际,集中组织实施一批对全县人才发展具有较强推动作用的重点工程。

          (一)“5511”人才工程。围绕东乡经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实施“5511工程”,并以此辐射培育各类人才资源。“5511工程”,即利用5年时间,到2015年,培训5000名技术工人,招录500名专业技术人才和公务员,吸引1000名外出能人返乡创业,评选100名创业明星,打造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一支市场开拓能力强、管理水平高的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一支积极进取、善谋实干、攻坚破难的公务员队伍。

          (二)教育人才队伍开发工程。围绕打造东乡教育品牌,重点培养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实施“杰出育苗”工程,着力提高我县教育人才队伍整体素质、综合能力和水平,建立健全骨干教师培养机制。到2020年,全县拥有占中小学教师总数1%的省级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和5%以上的市、县级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

          (三)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培养工程。以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为目标,加强全县高级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的培养,每年有计划选调20名左右的企业家赴清华、北大等高校参加高端培训,着力提升企业家的战略思维能力、管理创新能力和经营决策能力。开展高级职业经理人资质评价培训和建立并完善职业经理人认证体系,到2020年,培养20名具有高级职业经理资质的企业经营管理人员。

           (四)高技能人才培育工程。积极实施紧缺技能人才培养、青年高技能人才培养、首席技师和技工实训基地建设等计划。重点抓好机电中专校区建设,精心培育优势学科,打造精品专业,在培训普通技工的基础上,加大技师、高级技师培养力度,把机电中专办成高技能人才“摇篮”。到2020年,培养技师1000人,高级技师100人。

           (五)农村实用人才创业培训工程。实施“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培养计划”,着力提升农村实用人才创业能力和水平,对45岁以下的优秀农村实用人才,采取集中授课、实地视察以及案例启发等形式进行培训,计划每年培训200名,到2020年,共计培训2000名。以县乡农业技术推广服务机构的业务骨干为主要对象,建立健全农技指导员队伍体系,到2020年,共计培训200名。

           (六)宣传思想文化系统优秀拔尖人才工程。按照省市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培养工作的要求,到2020年,重点培养10名理论、新闻、广播影视、文艺和文化经营管理、文化专门技术优秀人才,成为宣传思想文化系统各个方面的领军人物和骨干力量。重点扶持5-8名业绩突出、有发展潜力和培养前途的工作在一线的年轻文艺人才、新闻人才和复合型创意人才。

           (七)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工程。建立不同层次学历教育、专业培训和知识普及有机结合的社会工作人才培养体系,将社会工作理论知识学习纳入各基层党组织党员干部培训规划。到2020年,培育有专业学历背景或取得社会工作资格证的人员总量达到300人。

          (八)高校毕业生就业工程。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城乡基层就业,每年帮助东乡籍愿意回东乡就业的80%左右的高校毕业生通过各种渠道就业。

          五、优化人才发展环境

          (一)优化政策环境。实施产学研合作培养创新人才政策,整合教育、科技、产业培养资源,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多种形式的产学研战略同盟,通过共建科技合作平台、开展合作教育、共同实施重大项目等方式,培养高层次人才和创新团队。实施引导人才向农村基层和艰苦地区流动政策,落实“高校毕业生基层培养计划”和“三支一扶”计划、大学生“村官”计划,为农村基层和艰苦地区充实大批回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人才。设立专门服务窗口,为引进人才落实相关工作条件和生活待遇。实施促进人才发展的公共服务政策,建立全县一体化的服务网络。

          (二)优化服务环境。完善县级领导联系优秀人才制度。完善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制度。大力支持公共服务产品开发,推进择业、就业、创业指导和培训。发展和规范各类人才社会中介组织;完善高级人才信息库体系。积极推行“网络服务”、“窗口服务”、“一站式服务”等多种服务方式,提高服务效能。

           (三)优化创新创业环境。根据我县区域产业集群的发展架构,依托重要骨干企业和科技型企业培养优秀创新创业人才。加大对创业技能培训和创业服务指导,抓好创业孵化基地和公共实训基地建设。建立和完善科技型企业融资担保和信用保险机制,整合资源扶持重大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项目。设立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加强对中小企业科技创新的支持。

          (四)优化人文社会环境。深入宣传科学人才观,广泛宣传人才工作方针政策,发挥报刊杂志、广播电视、互联网等新闻媒体的宣传作用。宣传培养和使用人才的成功经验、典型案例,特别是加大对作出重大贡献和创新人才的宣传力度。